深圳华检计量检测中心
客服电话
189-2379-0950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深圳华检计量检测中心

电话:0755-23008751

手机:189-2379-0950

手机:151-1827-6468

Q Q:2783491169

联系人:刘小姐

邮箱:lily_liu@szhjlab.com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楼岗大道1号1029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维码 25
发表时间:2022-10-26 08:11
计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与人民群众生活、健康、安全密切相关。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事关全社会计量意识的形成和人民群众对计量工作的支持,是做好计量工作、推动计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发〔2021〕37 号,以下简称《规划》)作出的加强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培育计量文化研究及科普基地、开发计量科普资源等部署,推动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更加广泛深入、扎实有效开展,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计量意识,结合工作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论述,把计量文化建设和计量科普作为加强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计量文化,传承新中国计量红色基因,进一步完善面
向人民大众宣传计量文化、普及计量知识的大众化、通俗化、常态化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全社会计量意识,营造人人关心计量、了解计量、享受计量的良好氛围,为高质量发展夯实计量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计量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到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科普计量知识,让优秀传统计量文化走进百姓生活、在人民群众中传承和发展。
坚持创新和继承相统一。推动计量文化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计量文化和红色计量精神,积极培育现代计量文化。
坚持大众化、通俗化。用大众化的形式、通俗化的语言开展计量文化和科普宣传工作,让人民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
坚持科普宣传和业务深度融合。把计量宣传融入日常计量工作,做到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宣传,实现围绕业务抓宣传、抓好宣传促业务;努力实现计量科技创新和计量科学普及两翼齐飞,不断拉近计量科学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二、主要任务
(三深入学习和宣传贯彻《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对计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动员和组织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深入学习贯彻《规划》。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借助各类新闻媒体,从不同层面持续做好对《规划》及其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和阶段性成就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积极贯彻落实《规划》的良好氛围。
(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计量文化。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个人挖掘、研究、阐发中华优秀传统计量文化,总结提炼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加强传统计量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加大通俗化创作和宣传推广力度,使更多优秀成果走进大众,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中国计量价值体系,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油助力。
(五)传承中国红色计量文化。广泛动员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挖掘、整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红色计量文化,总结、提炼红色计量精神。支持革命老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有关单位收集红色计量文献、照片、实物等资料,深入挖掘红色计量人物和故事,丰富红色计量文化和革命老区文化建设内容。做到边挖掘、边考证,确保研究成果真实可靠。积极宣传红色计量文化、传承红色计量基因,砥砺初心,鼓舞斗志,传承使命,促进发展。
(六)持续开展中国计量史研究和宣传推广工作。探索建立计量史研究专家组织,充分发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计量协会、中国计量大学等相关单位和史学专家在中国计量史研究方面的核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中国计量史研究工作。充分运用研究成果以史育人,面向社会、面向世界讲好中国计量历史故事,展现中国计量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适时推进《新中国计量史》修订和续撰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整理编撰本地区、本行业计量史。
(七)推动新时代计量文化繁荣发展。旗帜鲜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计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传承中国红色计量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计量文化创作,发展计量文化产业,推动计量文化与法制计量、科学计量、应用计量同步发展,推动计量文化建设与法治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等共同推进,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优质“食粮”。
(八)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计量精神。积极培育以“科学公正、精益求精、求实奉献、勇创一流”为核心内容的新时代计量精神,选树一批践行新时代计量精神的先进典型,增强新时代计量工作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把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计量精神与贯彻落实
《规划》、做好新时代计量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动全国计量工作者积极投入到加强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际行动中,为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作出应有贡献。
(九)持续开展计量学科文化建设和知识传播工作。发挥各级各类计量技术机构、全国和地方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和有关高等院校、社会团体作用,加强各个计量专业学科的文化建设和知识传播,在做好计量基础知识普及的同时,及时宣传最新计量科技成果及转化成效,推动计量科普工作进一步做实、做细、做到位。鼓励和支持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有能力的计量技术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建设计量科普线上、线下平台,组织开展计量科普进校园、进企业、进医院、进社区等活动。
(十)加强计量文化与科普宣传阵地建设。切实用好世界计量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质量月、市场监管科技周等平台,面向群众、面向社会普及计量知识、宣传计量文化。更好发挥各类新闻媒体在计量文化与科普宣传中的作用,在权威媒体设置计量科普专栏,及时报道计量科技创新最新成果、民生计量监管服务最新举措及成效、产业计量服务典型案例等,争取社会各界对计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积极做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官方网站计量频道的建设工作。维护和使用好“中国计量云课堂”。
(十一)建立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推广、资源共享长效机制。依托教学、科研、生产、传媒和技术服务等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建设一批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动员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开发工作。推动建立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联盟,吸纳计量技术机构、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等单位参加,协力推动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搜集、整理、保护、开发、数字化和推广传播等工作。探索建立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云,加强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十二)推动计量宣传工作日常化、大众化、通俗化。牢固树立“边工作、边宣传”理念,把计量纳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外宣传重点内容,从经费、人力等方面予以保障。把人民群众作为计量宣传主要对象,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计量作为计量宣传主要内容,持续做好日常计量宣传。既围绕“国之大者”深入宣传计量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活动等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也围绕“民之所系”广泛宣传民生计量安排部署和落实情况。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用去专业化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形象、生动地科普和宣传计量,深入到群众中去认真倾听意见建议,杜绝闭门造车、自说自话、自演自赏。

三、保障措施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加强对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抓好细化落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推动计量宣传与民生计量、产业计量等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特别是与基层计量工作深度融合,杜绝“上热下冷”“宣传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等问题的发生。
(十四)强化人才培养。鼓励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将计量文化与科普宣传人员培训纳入本单位培训计划,积极发现和培养既精通计量业务、又擅长对外宣传的复合型人才,提高计量文化与科普宣传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十五)鼓励工作创新。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加强计量文化与科普宣传方式方法创新,充分利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借助互联网云平台开展计量文化与科普宣传。建立社会化、多元化计量文化与科普宣传工作机制,聘请关心和支持计量工作的社会知名人士担任计量文化宣传大使,发动社会各方参与计量文化和科普宣传。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计量协会,中国计量大学:

为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做好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工作,增强全社会计量意识,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申报、评审工作,经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遴选、推荐,并经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同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12个申报单位(申报组合)为第一批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名单见附件),现予公布。
各相关单位和基地要加强对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机制创新,积极开展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搜集、整理、数字化、推广传播等工作,加大计量优质文化和科普服务供给,不断提升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工作的社会参与度、影响力、群众满意度,为增强全社会计量意识、保障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作出应有贡献。
附件:第一批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名单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2022年10月19日


第一批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名单

(共12个)

1.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2. 中国计量大学

3.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4.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5.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6. 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政府、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申报)

7. 河东晋南(山西)古建工程有限公司、运城度量衡博物馆 (联合申报)

8. 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9. 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10.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11.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

12. 上海交通大学

END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网站


文章分类: 行业新闻
分享到:
倾听你的声音
 
 
客服中心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8:00
 联系方式
Lily:18923790950